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|回复: 0

今天让我们的孩子多挨一针,是为了未来孩子能够不挨针。

[复制链接]

主题

帖子

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
发表于 2024-10-9 15:25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目前该事件的原委还未查清
  据媒体报道,3名婴儿最大的才8个月,最小的仅1个多月。他们所接种的同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,批号为C201207088、C201207090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(酿酒酵母)。
  涉事的乙肝疫苗
  需要注意的是,三名婴儿的不良反应症状并不一致。常宁市的婴儿在死亡前没有任何不适症状;衡山县婴儿出现呕吐和哭闹反应,有低烧,在注射疫苗一天以后死亡;而汉寿县婴儿被诊断为肠坏死。汉寿这一例肠坏死,疾控部门认为可能和疫苗无关,因为检索国内接种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,还没有发现有急性肠坏死的先例,而另外两个孩子的死因还在调查。
  调查结果无非有两种,一种是孩子的死因确实和接种了该乙肝疫苗有关;还有一种结果是死因和乙肝疫苗无关,只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在前,死亡在后,两者被以因果关系联系起来。
  不管怎样,出于谨慎,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决定暂停这一公司批号C201207088和C201207090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使用。
  但网友对疫苗的抵触情绪很鲜明,这源自两种惯常的认识
  在这则新闻里,有三条跟帖得到了最广泛的回应,其中一条被顶了1.7万次的评论认为“疫苗本身就是病毒,能不打就不打!”;还有一条被顶了近8000次的评论说道“我是80后,住在一个极贫困的小村庄,一直都没打过疫苗,健健康康的,为什么现在小孩打了反而出事?”另一条被顶了近万次的评论说“每次打预防针,我都纠结担心”。
  《生命时报》去年做过的一项调查,很好地反应了上述评论确实具有普遍性。调查显示,在不愿接种疫苗的人里,有71.4%担心其副作用;有很多人觉得“打了疫苗也没有用”,甚至有些人根本“没想过打疫苗”。
  归结起来,对疫苗有两种普遍看法,一种是出于恐惧(担心副作用),一种是出于不相信(觉得疫苗没用)。
  这两种认识都是流行的谬误
  首先,疫苗非常安全。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给出的结论。所谓“非常安全”,不是说疫苗没有副作用,而是说疫苗的副作用通常都是轻微和暂时的,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极为罕见。所以“每次打预防针都纠结担心”是大可不必的。这就好比大街上总有车祸发生,但我们也没必要一出门就战战兢兢。
  当然,有人会说“疫苗安全”不等于“中国疫苗安全”,如果中国的疫苗生产、使用不规范,那么依然会增加接种疫苗的风险。的确,中国的医疗卫生系统信誉不佳。但是,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疫苗接种整体上脱离了“安全”的范畴。而且考虑到接种疫苗的巨大益处,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为“接种还是不接种”纠结。实际上早期的疫苗安全性还没有像现在这么高,比如老式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会导致个别婴儿瘫痪,但因此就不接种了?当然不能,因为不接种的结果是更多的婴幼儿瘫痪,对“小儿麻痹症”非常熟悉的中国人应该更能理解这一点。因此面对疫苗的风险,我们的应对办法是去改善疫苗,而不是因噎废食。
  其次,疫苗并不总是起作用,这种说法正确。但是,从没有人声称疫苗永远有效。大部分疫苗,能提供80%至95%的保护,这意味着,如果100个注射过疫苗的人处在会感染疾病的环境中,有5至20人会感染,这比所有人都感染好太多了。这种高比例的保护,确保某些疾病在人群中不会大范围扩散。另外,如果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感染了某种疾病,比起没有接种过的儿童,病情也会轻微很多。关于这一点,可以参考下面这幅图。
  中国麻疹发病率与麻疹疫苗使用情况
  这种抵触情绪,是怎么产生的?
  对疫苗的负面评价,和卫生部门缺公信力、媒体缺专业素养有关
  疫苗解决了曾深深困扰中国人的天花和麻疹,要说“上医治未病,防患于未然”,疫苗当之无愧。但为什么国人对疫苗的信任度就是不高呢?
  近年来发生的几次严重疫苗安全事故,让中国卫生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大为下降。它实施的大型公益行动本来就不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疫苗导致的最严重问题有两种:其一是疫苗已经失效而未被察觉,让接种者在无意识情况下暴露于相应疾病之下,这对于狂犬、破伤风之类疫苗来说,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;其二是疫苗灭活不彻底(或减毒不到位),这相当于给接种者注射了相应病原体。前几年的山西疫苗案,患者疑似因疫苗灭活不彻底而致病。
  这两种问题,都是可以避免的低级失误,和疫苗本身的安全性没有关系。而且如前所述,不能因噎废食。
  除了卫生部门缺乏公信力外,媒体的误导难辞其咎。比如前两年有一组颇具影响力的报道“疫苗之殇”,其中有这样一段话“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。这是个惊人的数字,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算,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,留下终身残疾。”
  这段话的问题在于,把“不良反应”直接等同于“终身残疾”了,从而得出骇人听闻的结论。
  不止中国,国外也有几起著名案例
  实际上,媒体对疫苗安全的质疑以及由此导致的民众担心可以说是“环球同此凉热”。美国著名儿科医生西尔斯写道:“媒体灌输给父母们关于接种疫苗的矛盾建议。父母们一方面怕宝宝得某种疾病,希望给宝宝接种;另一方面又担心宝宝产生媒体宣扬的严重恶劣反应。这就是人们对于接种疫苗以及相关副作用等的大体观点。”
  1974年,英国有媒体报道称接种百白破疫苗后,发生了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。电视新闻持续报道此事,公众丧失信心,导致接种工作中断,接种率从81%大幅下降到31%;日本在同一时期,也因为媒体报导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,而发生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: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%下降至1976年的10%。事后证明,所谓“严重神经系统反应”,并不严重,很多都只是轻微症状。
  1998年,英国权威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发表一篇论文,称麻腮风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,经媒体报道后,不少家长拒绝为孩子接种该疫苗。6年后,英国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由最高时期的92%降至81%。该论文观点还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,引发了全球范围的“疫苗抵制”运动。但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开展了长期研究后,最终并未发现麻腮风疫苗与自闭症存在关联。2010年,英国医学总会吊销了该论文作者的行医资格,《柳叶刀》也撤下了相关论文。
  任由这种抵制情绪蔓延,代价或许惨痛
  历史教训表明,公众误解疫苗,最终误了公众健康
  英国报道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事件后,接种率从81%大幅下降到31%。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下滑,发病率由之前1/10万上升至100/10万~200/10万,从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。日本的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%下降至1976年的10%后,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,出现1.3万余病例,41人死亡的后果。
  《柳叶刀》发表论文称麻腮风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后,麻腮风疫苗接种率下降,麻疹疫情一触即发。2008年,英国麻疹病例10年来首次超过1000例,英国为此发出流行病警告。2012年3月-2013年2月,欧洲共报告8499例麻疹病例,其中英国报告2314例。8499例麻疹病例中,6655例(82%)未接种疫苗、1045例(13%)只接种了1剂次疫苗(常规应该接种2剂次)。1岁~4岁儿童中,77%的病例没有进行疫苗接种。
  如果任由抵制疫苗的情绪蔓延,对中国不利
  1992年全国调查乙型肝炎,发现人群当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,也就是阳性率高达9.75%。1992年卫生部开始推广新生婴儿乙肝疫苗接种,但是没有免费,需要几十块钱,接种的普及率相对有限。到2002年,国家免除了疫苗费用,但仍收取少量打针服务费。到2005年,国家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服务彻底免费了,完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出钱。到2006年再进行调查的时候,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由9.75%降低到7.18%。中国人口基数庞大,将近3个百分点的下降已经非常了不得,这都是乙肝疫苗的功劳。
  幼儿在接受疫苗接种
  如果疫苗“能不打就不打”、“不打也健康”的想法蔓延开来,会产生两个后果。一是,很多本来准备打的人现在不打了,这无疑是存在巨大风险的。因为疫苗接种并不是纯粹的个体选择,人群疫苗接种率要达到一定的比率,才会形成人群免疫力,预防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。不同疾病,要达到的接种率要求不同,目前我国对免费疫苗的接种率指标统一定为90%。所以说,如果人们因为误解,而认为疫苗接种不安全,都选择不接种疫苗,很可能造成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严重后果。
  二是,很多打完疫苗的人,虽然打了,但是整天提心吊胆的,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,就主动和疫苗副作用联系在一起,搞得人心惶惶,这是不必要的负担。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http://wfmhw.net/mhw/6345.html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编程匠人社区

GMT+8, 2024-11-23 16:30 , Processed in 0.032624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